工伤服务暖人心,珠海群众送锦旗表感激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 | 浏览:56 | 日期:2022年09月06日“你们的出现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光,意外受伤是不幸的,但遇见你们却是我的幸运。”7月6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收到了一份暖心礼物—湛江市威能建设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的农民工钟利芳为他们送上一幅“一心一意为人民,尽心竭力办实事”的锦旗。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收到了一份暖心礼物。
“是他们治愈好我的心伤”
去年11月,钟利芳在公司安排下携带工具回宿舍充电,途中在工地上不慎摔伤,造成右侧小腿骨折,动弹不得,只得停工休息。“几个月不能上班,我感觉天塌下来了,每天都在叹气以后的生活怎么过。”钟利芳告诉笔者,自己刚从外地来珠海打工不到半年,养着三个孩子的她是一刻都停不下来,延工和医药费对她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12月,在工友的建议下,钟利芳选择向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工伤。但由于彼时接近年关且受疫情影响,钟利芳所在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无法配合调查,也未出具情况说明帮助工人申报工伤,认定工伤所需的关键证据资料还无法提供。
“虽然快过年了,但是我真的一秒钟都笑不出来。”回想到当时的处境,钟利芳叹了口气。令她想不到的是,年后没多久便接到了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打来的电话,和她确认上门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时间。原来,年后钟利芳所在公司在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多次建议下再次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
工作人员外出去现场调查情况。
钟利芳还记得,工作人员杰怀上门了解情况那天,外面下着瓢泼大雨。不凑巧的是,家里除了钟利芳,恰好没有其他家属在家。因钟利芳租住的民房年限非常久,要开门必须穿过狭窄的楼梯,这件事对于卧床数月的钟利芳而言,显得极为困难。体谅到钟大姐的身体,杰怀主动提出在门口守着,等房东或者是其他人回家来开门。
“说起来也怪不好意思,杰怀和他的同事在暴雨天,一等就等了一个多小时。”提到工伤保险科工作人员,钟利芳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止不住地念叨着他们的好。“身体上的伤可以好,但是心灵上的伤却很难痊愈,是工伤保险科同志们温暖、细心、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帮我治愈好了我的心伤。”钟利芳感激道。
“我感受到被尊重的样子”
在工作人员上门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后,市人社局很快就作出了《认定工伤决定书》。卸掉了胸口一块大石的钟利芳,生活也渐渐回到正轨。本以为事件解决后,她和工伤科便不会有太多的接触时,钟利芳再次接到他们打来的关心电话。
“大姐,您的腿伤好些了吗?”“您这边还可以到康复医疗机构申请一下工伤康复治疗,这个也很受用”“医生怎么说?还是要多多注意”……电话那头他们时不时耐心、细致的问候,再一次温暖了40多岁的钟利芳的心。“老实说,我们之间能有什么交集。工作结束了,还这么对我嘘寒问暖,说明他们是真的尊重我们,把我们这些最基层的农民工放在心上。”钟利芳说。
工作人员钟杰怀正在电话沟通伤者情况。
“腿伤不是那么大一事儿,但是这里面的温暖能让我记一辈子。”她自成年后她便一直辗转在各地打工,工厂、工地她都干过,这么多年来都在社会的基层摸爬滚打,人情冷暖见的多了,心也就越发麻木。
在钟利芳的世界里,工伤保险科的同事们不求回报,尽心尽力地帮助她的模样,让她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珠海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在我受伤后,无论是同事、病友还是工伤保险科的同志们,都给予很多善意。”在大家的鼓励下,钟利芳前不久定做了一面锦旗给市人社局,表达自己的感谢。
到访群众来到工伤保险科现场咨询问题。
一面锦旗,折射出的不仅是感谢,也是城市的温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入人心地服务将群众与政府紧紧连接起来。
“伤者在认定工伤后能够报销相关医疗费,伤情不稳定可申请康复治疗,有住院情况还可以申请护理费补助、住院伙食补助费,异地就医的话,假如伤者回到老家,也能够按规定报销医疗费。”据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有关负责人介绍,钟利芳目前还在恢复期,等她伤情稳定后即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按照鉴定结论享受相应工伤待遇。
工作人员为不便伤者上门做工伤调查。
今年以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破解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持续优化和提升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服务质量。5 月 23 日起,职工本人可通过 " 珠海社保掌上办 " 微信小程序,24 小时随时随地提交工伤备案登记和工伤认定申请。
【撰文】 吴枫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作者】 吴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